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旅游上海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上海旅游上海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滩在上海哪个位置?
上海滩指旧上海,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东海之滨。上海原是一个码头,海运非常发达,第一块英租界建立于原上海县城东门外的荒滩——黄浦滩,后来称为外滩。从地理上看,上海正是这样一个生成于长江入海口的滩涂地带;而从文化上看,上海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积淀的产物。
电影上海滩的名字来源于上海的哪个景著名景点?
电影《上海滩》的名字,来源于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一条黄浦江从上游连接太浦河,下游通长江口与东海。外滩处于黄浦江的西岸,称浦西;黄浦江东岸叫浦东。电影《上海滩》的故事就发生在上海。上海滩就是上海著名景点,但凡知道上海的人,只有看到上海滩就明白,这里指的就是上海。
大上海之缘起何处?
“大上海”这个叫法是很有来头的。孙中山先生在1922年提出了“设世界港于上海”,也就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东方大港”。
但当时上海是租界林立,很难进行扩展建设,于是在上海的东北地区征地建设新城区,并于1929年成立了上海特别市***,通过了《大上海***》,也就是大上海的发展规划,由此上海就出现了“大上海”的叫法。
杜月笙在上海滩势力很大,那究竟有多大呢?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性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帝”之称。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大佬;他出身低微却又成为涉足***、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是上海滩***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人生。
他的一生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他所建立的庞大黑帮王国和在中国现代史上刻下的独特印记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通过杜家祠堂建成就可以看出杜月笙的势有多大。
1931年,杜家祠堂建成。京剧名家荀慧生、程砚秋、梅兰芳、尚小云、小翠花、徐碧云。杨小楼、龚云甫、李吉瑞、马连良、言菊朋等57位三代同堂的演员,齐聚上海,这是唯一一次京剧名家同时登台。连最爱京剧的慈禧老佛爷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这在历史上号称“天下第一堂会”!
给他家族写序的民国狂人大学士章太炎,“杜之先生帝尧,夏时有列累!”把他家族史直接鼓吹到了到了尧帝!送匾额的大人物拍成一长队。
“孝思不匮”——国民******蒋介石贺。
“好义家风”——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
“明望之后”——国防部部长林辉贺。
“世德扬芬”——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贺。
文化界,戏曲界,政界,商界。
杜月笙本是后起之辈,但除了原上海的头号黑帮头领黄金荣怕他之外,第二个黑帮头领张啸林也同样怕他,甚至连蒋介石这家伙都经常去求他,害怕他,还说拜他为师!可想而知,杜月笙在上海滩的势力是何等巨大。
杜月笙,人称“杜老板”,江湖中的一大人物。
他在上海称雄,主要靠的是帮会势力。说他的势力有多大?如果你看过电影《教父》了就知道杜老板的势力有多大了。在上海,只要杜老板跺跺脚,那整个上海都要抖三抖。无论你是政界、军界、学界、商界,还是青帮、红帮等***帮会,都不得不在杜老板面前保持谦卑,甚至是低头哈腰,不敢造次。甚至在举国上下,也没有几个人敢动动杜老板。他几乎就是上海滩的“无冕之王”或者是土皇帝,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由于他太会做人了,仗义疏财,遍洒银财,收买了无数人的心。也就是说,为什么没有人敢轻易动他?主要是因为愿意为他拼命的人太多了!防不胜防啊。
日军欲从法租界抄国军后路,租界行政当局工部局顶不住压力欲放行,杜忍无可忍说了句:只要东洋赤佬今日不退出法租界,我两小时之内把法租界炸平。法国人不敢吱声,日本鬼子悻悻地撤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旅游上海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旅游上海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