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去北京旅游演讲稿三分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去北京旅游演讲稿三分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莫言什么时候在北京大学演讲稿?
1992年11月18日,莫言应邀赴北京参加由《东方纪事》杂志社主办的“’92中国现代文学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军歌是豹子,还是绵羊?》的演讲。演讲中,莫言结合自己创作《红高粱家族》的体会,讲述了“豹子精神”与“绵羊声音”这两个概念,阐述了他对于“真实”的理解,并提出了对现代作家要求的三个“敢”:“敢想、敢说、敢写”。他表示作家要“敢于面对一切真实的、敢想敢说敢写的、世界和人生的、艺术和非艺术的”,要有“敢于写‘天’、写‘地’、写‘人’”的勇气。
而2023年6月6日,莫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导师,并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以“***与情感”为题的演讲。演讲中,莫言以自己的***创作为例,分享了***创作的情感力量和***家应有的情感态度。他表示,***家应该具备对人类整体的热爱和关注,以及超越种族和国家的视野。同时,他也强调了***家应该保持情感的真实表达,不伪善、不矫饰,敢于揭示人性的丑陋和复杂。
两次演讲中,莫言都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同时也向听众传递了他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心得。这些演讲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莫言的文学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深入思考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莫言曾于2018年11月27日在北京大学演讲,主题为“从文学的角度看世界”,他在演讲中谈到了文学的价值与文学家的责任,提倡文学应该直面现实,传递更多的人性关怀。
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说到了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寄托,以及对未来文学的展望。这次演讲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原文?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原文为: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
求清华100年校庆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的演讲稿?
公文:北大校长周其凤先生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值此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和各兄弟院校,向清华大学的全体师生及海内外清华校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 100年来,清华大学培养出一代代治学之师、兴业之才和治国栋梁,创造出一大批科研学术成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史上谱写了璀璨华章。今天的清华大学,秉承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正以追求一流的气魄、脚踏实地的姿态,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清华和北大比肩而立、荣辱与共。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风骨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品格不谋而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精髓深深融入两校师生的血脉之中。值此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为纪念两校情谊,并表达诚挚敬意,北京大学特送上贺联一副: 资自强而载物,砥砺同行,百龄清誉称棠棣 取兼容以开新,交融共进,万卷华章照古今 这副贺联嵌入了“清华”二字,将清华和北大喻为“棠棣”,以此祝愿两校百年来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的兄弟情谊万古长青。其中,上联中的“自强”、“载物”、“砥砺”、“同行”,是两校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共筑百龄清誉的生动写照。下联中的“兼容”、“开新”、“交融”、“共进”,昭示北大、清华作为最早进入国家“985”工程的两所高校,将在新时期全面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 我们衷心希望清华大学与全国的兄弟高校加强合作、携手并进,为中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去北京旅游演讲稿三分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去北京旅游演讲稿三分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