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耿耿旅游新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耿耿旅游新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收养个小乞丐,后人为朱家守江山260年,明亡后继续抗清,这个人是?
朱元璋幼时贫穷,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当过乞丐,尝尽人间冷暖,这都是妇孺皆知的真实历史,但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还曾收养过一个小乞丐,并且把他养大成人,而这个小乞丐长大后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为朱元璋世代镇守云南达275年,谱写了一段佳话。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县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
公元1344年,沐英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定远县一户穷苦人家,这一年朱元璋16岁,已经父母双逝,家破人亡,就连在皇觉寺当和尚都混不下去,开始了流浪乞讨的生涯。
沐英的命运也很凄惨,他父亲早逝,值得跟随母亲度日,但在那个兵荒马乱、天灾频仍的日子里,母亲根本无力抚养沐英,只能带着他四处逃难,躲避战乱。
就在逃难的路上,母亲也死了,沐英成了一个举目无亲的孤儿,这一年他只有7岁,比15岁父母双亡,尚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在世的朱元璋更悲惨。
我们7岁时在干什么呢?衣食无忧,读书学习,在父母面前撒娇。
但沐英比朱元璋更***,因为他遇到了朱元璋。
公元1352年,8岁的沐英无处可去,跟随难民群流浪到了濠州城。
此时的朱元璋24岁,他已经结束流浪生活,在濠州郭子兴帐下混的风生水起,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当老婆,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正过着衣食无忧的滋润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元璋发现了难民群中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他的目光孤单但坚毅。
朱元璋绝对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他祖祖辈辈都是贫苦农民,靠着租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运气好的时候家人也只能勉强糊口,一旦遇上一点天灾人祸便会破产乞讨。
1343年,年仅16岁的朱元璋在半个月内父母双亡,而且长兄也因病去世。整个家里面就剩下了自己和二哥,两个人也无力照顾对方,于是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1352年,25岁的朱元璋已经度过了人生最痛苦的一段时期,并且已经成为了红巾军的将领。有一天朱元璋和妻子马氏在濠州城巡视,看到了一名小乞丐沿街乞讨。此时的朱元璋伫立良久,他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小乞丐无助的眼神也勾起了朱元璋的恻隐之心,最终朱元璋把这名小乞丐带回了军营。
朱元璋经过询问了解到,这名小乞丐年仅八岁,没有姓名,幼年丧父,前些时母亲也因为战乱刚刚去世,于是自己便开始了乞讨生活。朱元璋越看越像曾经的自己,于是便把这个孩子收为了义子,并且给这个孩子起名朱英,从此朱英便跟着朱元璋开始生活。
朱元璋和马氏当时没有孩子,所以对朱英视如己出,非常疼爱。朱元璋教导朱英带兵打仗,马氏教导朱英识文断字,也因此朱英慢慢的成长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1368年,经过多年的战争,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称帝,此时朱元璋亲自为二十一位开国功臣排定座次,徐达为功臣之首,常遇春次之,朱英赫然排在了第六位,以此可见朱英才干和能力。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开始让收养的义子改回原来的姓氏,一来可以让他们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避免以国姓封王。但在改姓的过程中朱英却犯了难,朱英父母双亡时年龄幼小,根本不知道原来姓氏。
一
在金庸的***《鹿鼎记》中,韦小宝有一个老婆叫沐剑屏,她就是沐王府的郡主。在清初沐王府和天地会共同反清复明,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韦小宝才能碰到沐剑屏。
这个沐王府的首任创始人就是朱元璋的干儿子沐英,自从沐英跟随傅友德攻下云南后,他就受命长期镇守云南,世代承袭镇守云南。云南沐王府存在了260多年,直到清朝初年平西王吴三桂打下云南为至。
沐英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安徽凤阳人。他自幼父母双亡,从此就流亡江湖,成了乞丐。有一天沐英到了濠州城,正赶上朱元璋招兵买马。当他听到朱元璋熟悉的乡音时,就拜倒在朱元璋面前。这时他只有8岁,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有了家的沐英就随了朱元璋的姓叫朱英,他非常珍惜家庭的温暖。打小就帮助朱元璋照顾朱标,两个人一起读书,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后来当太子朱标病逝的时候,沐英因为伤心过度,不久就去世了。
二
从13岁起,沐英就进入朱元璋的军中开始历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沐英很快就熟悉了军队生涯。18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独当一面,担任镇江指挥使。
23岁时,沐英率兵攻打福建,他身先士卒打下了重要的关隘分水关。随后又占领了祟安,连续攻破十八寨,消灭了陈友定的残余势力。朱元璋念其屡立战功,就让他恢复了沐姓。
大明建国后,沐英被朱元璋封为镇国将军,担任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掌管明朝的兵权,事务繁忙,但在沐英的管理下显得井井有条。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进宫拜见朱元璋夫妇,当面向他们汇报工作并问安。马皇后也称赞他是朱元璋干儿子里最能干的,也是最孝顺的。
1376年沐英被派往关陇地区历练政务,体察民情。当然朱元璋还给他了一项秘密任务,那就是主持对吐蕃的军事情报工作。在这年底,沐英跟随邓愈出征吐蕃。
答:这个人是黔宁王沐英。
沐英是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定远县人,家境贫寒,父亲早逝,跟随母亲漂泊度日。沐英七岁那年,在逃难的路上,母亲病死了,他成了个小乞丐,朝不保夕。幸好,短短几个月之后,他在濠州城遇上了他的命中贵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
朱元璋骑着高头大马经过小沐英的身边时,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个卑微的小身影。
朱元璋自己也做过小乞丐,饱尝人间艰辛,在小沐英身上,他看到了往日的自己,心酸无比,唏嘘不尽,当即跳下马,将小沐英抱上战马,收养为义子。
朱元璋的夫人马氏尚未生育,待沐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教他识字读书。
小沐英到了十二岁,就长得体魄健大,嚷着吵着要跟朱元璋领兵打仗。
朱元璋起义为什么能成功?
农民起义都是因为旧王朝压迫农民,让农民没有活路,只能造反。而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个,这是因为朱元璋有其他人不具备的几点。
第一,他善于收买民心,每次攻下一座城池,首先想到的是安抚民心,自始至终从不骚扰百姓,知道老百姓最需要太平日子。再看其他农民起义军,没有什么章程,毫无纪律性,鼠目寸光,比如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就全忘记了老百姓,只知道贪图享乐了。
第二,他善于用人,用人不疑。在征战过程中,他收了许多能人,尽可能招揽到自己队伍里,人尽其才。而其他农民起义军,自身没文化,还看不起比自己强的人,比如洪秀全,曾经多好的局面,结果弄了个天京事变,把有能力的要不杀了,要不逼走了,结果无人可用,好歹有个陈玉成和李秀成,还整天怀疑人家造反。
第三,就是大局观,朱元璋从一开始订下了先统一起义军再灭元朝的战略,他先向元朝示弱,收拾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稳固了南方后,才攻打元朝。再看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打哪算哪,一会西征,一会东征,一会称帝去了,毫无章法。
第四,最主要的还是执行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而且打着“驱除鞑虏,还我中华”响亮口号,让***重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就因为朱元璋做对了所有的事,才能成为唯一一个成功的农民起义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耿耿旅游新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耿耿旅游新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