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旅游攻略学生手帐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旅游攻略学生手帐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有些人买了书却不看?
买书不读是很“愚蠢”的行为。既占用资金,又挤占楼房空间,最后造成心理压力,给心情舔堵。积压的是书,浪费的是人生最宝贵的——时间。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阅读这么轻松愉快的事情“咸鱼们”为什么不干呢。想想无非就是以下原因。
囤积上瘾。“咸鱼”书架上永远缺少一本自己心仪的好书,买、买、买……买来快乐和满足。
虚荣心作崇。看,我的书架快压塌了,我知识丰富的,谁敢小瞧我……
真想读书志学的话,得痛下决心改掉这“懒惰症”“拖延症”,否则永远一事无成。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并不是“很多人”买了书不看,而是“绝大多数人”买了书后都不看。根本原因在3点。
01
大家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或者,你也可以抽一整个下午的时间,3-4个小时集中读完。但是,很多人在时间管理上并没有这么良好的习惯,或者说,没有给读书分配这么多的时间。这就导致,买了书以后,就不怎么看了。
02
绝大多数人说读书,其实只是说说而已
自从知识付费兴起,有很多人天天喊着说“我要读书!我要学习!”。但你仔细想一想,你这两年的经历,包括你所了解的身边朋友的经历,真正能够做到读书并真正看书的人,能有几个呢?至少我认识的这么多小伙伴里,能做到的人,不会超过10%,可能连5%都没有。大多数人都是想一想,觉得自己要读书,感觉读书很重要,但是并没有真正去做,所以买了书以后就不看了,放在家里就落灰了。
03
这也给你提了一个醒
作为一个追求自我成长的人,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答案就是一条:每天逼着自己看书。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自己主动去做的事情,没有人会逼你读书。如果你自己不看书,对不起,你真的就不会再看书了。所以,你只有自己每天提醒自己,今天该读书啦,该把买来的书看完啦,不看就浪费钱啦,你才呢个养成这种自觉读书的习惯。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
买书和看书,要区分来看待。买书者不一定会看,但看书者肯定喜欢买书。只有那些有精力、有兴趣、有时间的人,还能去翻翻书页。
这个社会发展如此之快,很多人生活和工作整天忙忙碌碌,很难有时间和闲情去翻开书本,阅读一本好书。我猜那些买书者,购买时想法很单纯很美好,希望自己喜欢的这本书,能带给自己一些精神食粮,阅读后能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大家购买一本书,得到这本书,但你不一定就算是拥有这本书中的知识。必须通过阅读,才能有所得。
不管买不买书,我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常看书的习惯和爱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曾经在一个旅游讲座上,听过专家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该专家到一个五星级酒店暗访,该酒店大堂的装修风格以复古文艺为主,在酒店大堂侧面有一整面墙的书架,书架上放着许多大部头书籍。该专家有几分好奇,就问大堂经理:“这些书都是真的吗?”
大堂经理用带着鄙夷地语调反问:“您为什么觉得不是真的呢?”
我想专家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在酒店大堂的休息处,真正能翻开这些大部头认真阅读的人寥寥无***。但凡有那么几个人在那看书,该专家也不会质疑那书是***的了。想来,这五星级酒店的书只是酒店装点门面的食品而已,并没有真正被阅读。
看完这个故事,在来回答为为什么有人有些人买了书却不看?
屋主把书买回家后,将他们尘封于书架之上连打扫书籍上落的灰的时间都少之又少,更别说翻看这些书籍了。《华氏451度》一书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话“比烧书更可怕的罪行是不阅读它们”。那么买书去装点门面,不是为阅读的行为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看书是需要花时间的,看纸质书更是如此。手机上的电子书随时随地都可以看,而纸质书携带不方便,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翻看,这就给看纸质书增加了一些额外的条件。现如今,电子化阅读十分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手机上阅读各类书目,碎片化阅读的流行更让纸质书不再是阅读的首选。
电子阅读的便利让很多人在看完电子书后再决定是否要买纸质书籍作为收藏,纸质书已不再发挥阅读的作用,更多趋向于收藏功能。对收藏的书籍,读者是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的。这样的书印刷装订都十分精美,价格也相对昂贵,于是在挑选的过程中也相对谨慎一些。另外对于收藏书籍,读者会进行更好的保存,再次阅读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
现在可以买到的日历书(如《故宫日历》)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可以每个类别举几个例子吗?
作为一个出版专业的学生,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统计了2014-2017年几年间出版的日历书,可以归纳出市场上现有日历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大类。
1.古代名著衍生日历,如《红楼梦日历》、《牡丹亭日历》等。
2.已有书籍衍生日历,如《几米***2017台历 光阴系列》、《人生若只如初见》等。
3.已有栏目/节目衍生日历,如《单向历》、《给孩子读诗2017年台历》、《爸爸去哪儿日历》等
4.中医/中药/养生类日历,如《国图日历2017本草养年》、《时光本草》、《食物本草》、《养生台历》等
5.宗教(佛教)类日历,如《金刚经修福日历》、《星云***献给旅行者365日历》等
6.亲子类日历,如《日课》、《2017亲子日历:爸爸爱你的365天》、《2017亲子日历:妈妈爱你的365天》等
7.文化遗产类日历,如《故宫日历》、《斯飞日历》、《嘉德日历》等
8.地域类日历,如《影像中国 上海地标日历2016(双语版)》、《2017北京风情日历》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旅游攻略学生手帐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旅游攻略学生手帐笔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