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徐霞客旅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徐霞客旅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旅行了34年走过了什么?
《徐霞客游记》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经过34年旅行(1613~1639年)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30多年不工作,徐霞客为何选择一辈子都在旅行?旅费从哪来?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那么徐在外一直游山玩水,又没工作,又搞不了直播,出去玩那可是挺花钱的,钱从哪里来?***,大财主资助?其实都不是!
徐霞客有个有钱的好妈妈,能干,还理解儿子的心曲。自幼及长,徐家是靠其母独自支撑门户的。他说的是,“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是没有说出全部实情。徐家家族产业,是非常强悍的,徐母自己搞的,也是一个大中型手工作坊,相当于现在开了一个高效益的中小型公司。徐霞客不是懒惰不挣钱,而是徐家不需要他干嘛,做好少爷就行。
彼时的江浙一带,许多人家靠手工业就能致富。徐家就是典型。徐家由徐母带领,家中妇女、仆人、婢女几十号人,还有一众雇工,日夜生产,标准的富人家。以至于有不少材料,每遇荒年,徐母都会命家人以数十石粮救济灾民,诸如此事,有时一年都要搞好几趟。
你想,非富非贵之家,数十石大米——照明度量衡制换算,一石就是153.5斤,此斤还非如今的500克,而是594.6克,数十石就是几千上万斤了。在那个年代,可以动辄一年几次白送?《徐霞客游记》里有一段话:“是日忽阄一会。得百余金,予在寓知之,金难再辞,许***二十金,予以田租二十亩立券付之。”说的是徐霞客向好朋友金祥甫借钱,金祥甫说没有。但有一天,金祥甫得了“百余金”,于是,徐霞客再向他借,终于借到“二十金”,并答应用家里二十亩田的田租来偿还。
这段话里,其实是充满调侃味道的。这种调侃的意味所要表达的,并不是徐霞客没钱,恰恰是很有钱。随便用家里二十亩田的田租,就把这个吝啬的金祥甫还上了,你干嘛还不借呢?
由此可见,徐家不仅是当地的企业家还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有大量的田产及规模较大的染坊,标准的富4代!
古时候能仗剑走天涯的人,非富即贵,象徐霞客那样的侠客,则是富贵于一身,他家是富商,有他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而且徐霞客游到一个地方,几乎都有地方官员接待,就象我们的地理c学家出差一样
徐霞客一辈子没找工作,为啥能随便玩三十多年?他的旅费从哪儿来?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反问你一句:王思聪这辈子没找过正经工作,也不交社保,他将来养老咋办?他怎么有钱包私人飞机的?
现在你能明白徐霞客为啥不需要担心旅费的问题了吧?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家贼有钱。虽然不是明朝首富,但是他们家的钱几代人花不完,这还是没啥大毛病的。
徐霞客非常有名,其实他还有一个有名的高祖,便是徐经。这个名字或许大家没怎么听过,不过唐伯虎这个名字大家肯定耳熟能详。
身为苏州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唐伯虎考举人的时候可是高中第一名的,被人称之为唐解元。可是考进士的时候,不仅没考上,反而差点被砍脑壳,这是为啥呢?这就要问问徐霞客的高祖徐经了。
徐经和唐伯虎的关系相当好,所以在考上举人以后,两个人便相约一起去京城参加会试。一路上两个人形影不离,毕竟徐经家有钱,唐伯虎蹭吃蹭喝蹭路费,别提多欢乐了。
考试之前唐伯虎和徐经就非常高调,甚至在喝醉了以后,扬言他们俩必然高中。这引起了其他士子们的强烈反感。
等到考完以后,果然有人开始传言唐伯虎和徐经贿赂过主考官程敏政。这下完蛋了,明孝宗立刻让人彻查,结果徐经的确给程敏政送过礼,而唐伯虎也曾向程敏政求过文章。不管咋说,这两人摆脱不了贿赂考官的嫌疑,因此都被剥夺了参加科举的资格。
从此唐伯虎郁郁寡欢,成为了一个吃喝玩乐的浪荡子。而徐经虽然还痴心等着皇帝大赦天下,可惜终究没能得到那一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徐霞客旅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徐霞客旅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